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携手同心 再谱华章——《国际循环》创刊7周年编委工作联谊会纪要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11/9/30 10:08:55 关键字:国际循环 

总编致辞
    《国际循环》(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是一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医学专科(心血管)学术报刊,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在循证医学理念的指导下,长期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血管临床和教研人员搭建一座联系世界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中国的心血管病防治人员能够紧随时代脚步、及时掌握国际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这一平台,国际心血管学术界也可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心血管病防治成绩。
    《国际循环》创刊以来,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不断取得发展进步,循环之窗、循证视点、争鸣焦点、会议传真、专科专栏、病例讨论、指南速递、互动点击等栏目逐渐获得心血管及相关学科广大专业读者和网络用户的认可和喜爱,目前已经成为医学专业媒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后,《国际循环》更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通过传播高质量的专业资讯和覆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体,为心血管循证医学最新研究成果能够迅速、有效地“转化”为人群获益作出贡献。
在《国际循环》创刊七周年之际,我谨代表编辑部所有工作人员向长期以来对《国际循环》编辑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广大编委致以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仍然热心于国际先进心血管病防治理念的传播工作,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仍然抽出宝贵时间为《国际循环》撰写高质量稿件,感谢你们在频繁的学术活动间隙仍然能够莅临《国际循环》工作会议现场并提出宝贵意见。中国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我衷心希望广大编委继续支持《国际循环》的工作,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谱写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新华章。

成绩已成过去 奋进才是真谛
    创刊七年来,《国际循环》编委会日益发展壮大,目前拥有中国及海外编委数百名,其中不乏世界级的著名专家,刊物内容的学术权威性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国际循环》一贯坚持高素质的编校队伍建设,专业医学编辑可以在国内外会议现场与业内顶级专家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在会前或会后完成内容策划、报道选题和专题采访等工作,在收集到第一手素材后完成资料的编写工作。
    创刊七年来,《国际循环》报道内容不断丰富、充实,版面、期次不断增加,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原创内容、一手资讯和特约稿件逐渐增多;新闻资讯、热点点评、专家访谈、会议专题、循证指南、争鸣话题、病例分析以及相关学科进展等栏目异彩纷呈;并与知名国际媒体美国心脏病学会官方杂志(JACC)强强联手,共同推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新知的传播。
    创刊七年来,覆盖人群不断扩大。目前可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延伸到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在全国800多家三级以上医院已拥有7万名专科医生读者和注册/实名网友,报纸覆盖人数为创刊之初的10倍,低年资、高学历以及基层医师比例逐年上升。报纸的专科定位使得报道内容更具针对性,更能切实贴近专科医生的临床需求。
   《国际循环》网络平台与报纸相得益彰,彰显时效性优势,同时增强了信息传递的直观性和互动性。作为医生网友最感兴趣的版块之一,国内外心血管大会的全景式同步专题报道能快速、精准地传递会议热点,迄今为止,采访国内外知名专家累计已逾1000人次,专题报道总访问量超过2500万人次。
鼓励源于爱护 鞭策更是动力
    与会编委讨论积极、热烈,在褒扬成绩的同时,更多的是为未来一段时期的编审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增加相关报道内容  霍勇编委重点指出,中国有自己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队列研究,报道力度应得到加强。张廷杰编委认为,应适当增加医学人文的有关内容,如已故著名研究者的事迹与贡献(亦应包括道德层面的内容,这对教育新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及社区医师对心血管防治状况的看法等;应有意识地报道国内大型研究进展,国外大型研究的研究背景和不同看法亦应加以关注。刘国树编委强调,每期《国际循环》均应有一个报道重点,如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汪道文编委则谈到,当前,包括基因诊断和基因分型等在内的很多基础医学研究成果仍然未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如基因分型指导华法林的个性化用药等),《国际循环》应在转化医学方面多做工作。赵连友编委特别强调,《国际循环》报道一定要突出临床实用性。
    抢抓专科报道亮点  赵水平编委和徐成斌编委指出,新闻亮点要强调快,可以更多地采取新闻快报或研究简报的形式。黄峻编委认为,2011年应加强心力衰竭、高血压、调脂治疗、药物临床应用进展及新观点、临床试验以及冠心病的报道力度。严晓伟编委认为,2011年还应注意增加烟酸应用价值、HDL及HDL-C功能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广的报道篇幅。何奔编委提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易损斑块的FDG-PET显像、ICD是否适用于所有左室射血分数<30%者、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标志物、应激性心肌病中遗传因素对不同胰岛素促泌剂引发的胰岛β细胞反应的影响等内容应作为下半年报道的重点。曾定尹编委则希望增加STEMI处置和PCI治疗指南更新、高危患者降压治疗目标、不同种类药物的升压反应等方面的内容。关瑞锦编委希望增加有关经桡动脉或股动脉PCI比较、IMT价值等报道内容。邹阳春编委和吴印生编委认为,应强化心血管预防、心血管流行病学以及相关指南的推广报道。
    平衡读者阅读需求  戴秋艳编委认为,《国际循环》下一步应争取进入更多的基层医院,在报道进展的同时,适当增加继续教育的内容,以便基层医师学习消化和扩大基层读者群体。王浩编委则认为,基层医师对知识更加渴求,应缩短文章篇幅、增加英文文章的中文摘要和更多采用电子媒体的形式以增加受众人群。华琦编委更是希望在病例讨论专栏增加专家点评和试题解答等有关内容。李南方编委提出,《国际循环》应增加国内外重要学者和学术团队及其发表重要文章的中文介绍和医学英语学习的有关内容。
    随着《国际循环》影响的日益扩大,广大读者对《国际循环》期望更高,读者的关爱与期待就是《国际循环》发展的最大动力,为此,《国际循环》编辑部将在未来的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更快、更专业的资讯服务,为中国的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竭尽绵薄之力。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相关文章

相关幻灯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4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